校长讲话稿

时间:2025-04-12 10:01:43
校长讲话稿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越来越需要讲话稿,讲话稿是人们在各种会议和一些较庄重、隆重的场合上发表带有宣传、指示、总结性质讲话的文稿。那么你有了解过讲话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长讲话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长讲话稿1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看着同学们意气奋发、精神抖擞的姿态,想着同学们努力拼博、积极向上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三年前你们进校时的情景。转眼间,小树苗已成才,不久的将来你们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在各行各业施展自己的才华。当你们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时,肯定会记得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20xx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年度表彰大会。在此,我代表学校向经过三年努力学习、圆满完成中专学业的xxx等1798名同学和在本学年取得优异成绩的魏俊华、xxx等1117名同学,xxx等39个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长呕心沥血、倾注爱心和智慧的全体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毕业班的同学们,三年前,你们怀着美好的梦想,选择了民勤职专,三年来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你们在生活风雨的洗礼下,学会自立,变得自信,获得成功,在各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全体同学取得了“双证”,即中专毕业证书和中级工技能证书;有400多名同学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很多同学的艺术才华得到长足发展,多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全体同学的技能水平整体提升,在20xx年武威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有677人获奖,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有50人获奖,特别可喜的是有5名同学获省级一等奖,这是近几年来我校在省级竞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成绩的取得与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同学们勤奋进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民勤职专是一棵果实累累的大树,那你们就是这棵大树上的硕果,你们的成绩就是对母校最好的回报。在你们身上,展现了积极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展现了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青春,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随着你们的成长,三年来,学校也在各方面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学校在城东工业园区建设了实习实训中心,现在各专业均建有了标准化实习实训室及车间;学校的信息技术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全部建成;校园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校园网站运行良好,电子白板高效便捷,中职教育资源库日渐丰富;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运动场地全部塑化,长廊通幽、石像启志,宿舍、墙壁文化成为亮点,形成特色。学校通过市级绿色学校、语言文字示范校、艺术教育特色校的验收,被确定为省级快乐校园示范校、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参评校,获得“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民勤县实效考核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同学们,学校在发展壮大,你们也多次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中专三年,母校为你们奠定了人生基石,而你们也给自己美丽的年华增添了迷人的光彩,打下了亮丽人生的底色。转眼之间,你们已经完成了学业,即将步入社会或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师生相处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我们为曾经拥有你们这样优秀的学生而感到无比骄傲!

今天借三年级同学毕业之际,我想送全体同学们一句话“只有珍惜现在,才能把握未来”。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机会,如果犹豫徘徊,机会就会从你的手中溜走;如果畏首畏尾,终久会一事无成;如果沉迷过去,终将永远不会前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与失败,不要太追悔,前方还有很多机会在等着你,只要你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将来才不会后悔没有虚度光阴。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于去年6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建设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此,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制定了许多鼓励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一是升学有渠道。20xx年起逐年增加高职院校自主招收中职毕业生和推荐免试招收中职毕业生计划;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学考试招生计划,特别是扩大本科招生规模;试行“五年一贯制”(中职到高职)、“3+4”(中职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等,接受中职教育,同样有机会接受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同样有学习深造的渠道。 二是就读有优惠。 20xx年起,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部免收学费, 58个连片特困县的农村学生以及所有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以享受到每生每年20xx元的国家助学金。三是就业有保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及早掌握一技之长,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直接与用人单位无缝隙对接,与产业和市场紧密结合,我省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5%以上,许多优秀毕业生成为行家里手,成为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知识就是力量,技能就是财富”。目前我国掌握丰富知识与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还相当缺乏,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升级,把“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这就需要我国9亿多劳动人口中的大多数都能够成为具有中高级以上技术技能水平的人才。

同学们我们所处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国家已为我们的成长铺好路搭好桥,面对这样的时代机遇,我们怎样才能谱写无悔人生的华丽篇章呢?

我希望无论是在校的一二年级同学,还是将要毕业的三年级同学,一要坚定求学信念,珍惜时间,立志成才。同学们,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一定要抓住难得的成功机遇,摒弃不良的习惯,要能抵制住外界的诱惑,耐得住求学的寂寞,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为明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要改变现状,迎难而上,勇于向前。虽然国家采用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还是没有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如何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深入人心,使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能被各行各业重用,这就需要我们全体职业学校的师生通过一段很长的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我们拥有强硬的本领,优秀的品质,还愁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可是同学们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课堂上认真思考听课者寥寥无几,三心二意昏昏欲睡者成排成片;宿舍内手机泛滥成灾,休息时间通宵达旦沉迷于网络;节假日不能帮父母,三五成群浪荡闲逛。

这难道就是国家的资助,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期盼所需要的结果吗?同学们,我们的文 ……此处隐藏15188个字……了西部、去苏北支教。一些校友事迹大家也很熟悉了,我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榜样,一点一滴去积累,一步一步去奋斗,实实在在地挥洒青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二、希望大家自强不息,实现理想。 作为母校,总希望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一些平坦,少一些坎坷,但是人生既会有成功和机遇,也总会有挫折和阻碍。只有自强不息,我们才能冲破阻碍,在挫折中奋起,在历练中成才!未来的幸福在内心的安宁,你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你就能守住内心的安宁。你自强不息,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你不需要在别人面前说你爸是谁。

还有一点,踏踏实实的工作虽然很实际,但是在兢兢业业的基础

上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朝梦想前进,培养战略的眼光,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未来你们可以在不断努力拼搏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自我,但切切不要偏执的自我实现。

三,希望大家常怀感恩之心。 母校希望看到你们学有所成,但更希望看到你们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感恩之心的好公民。心系感恩,时时刻刻不忘本。 “此去须怀报国志,不忘春风化雨情”,这两句话让我感动至深,希望你们能有这样的豪情和深情,做到心系祖国,志存高远,饮水思源,心系母校。跨出校园后,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始终心怀母校、热爱母校、支持母校、宣传母校。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母校永远是你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是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站在了人生一个崭新的起点上。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愿你们满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投身到燃烧的青春中去!请记住你们“也许会走得很久很远,但一生,也走不出母校的注视”常熟理工学院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是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校长讲话稿1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惠利业有限公司带着对我校孩子的无限关爱,为小学慷慨捐赠,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千言万语,难以言表。至此,我谨代表我校的七百多名师生,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最真诚的感谢!你们的善举,给小学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小学已与惠利业有限公司血脉相依。我们将不负众望,奋力拼搏,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教育投入,激发竞争机制,做大做强小学教育。请公司领导放心,请各位来宾相信,敢打敢拼的小学全体师生一定会让学校事业永固,绿树长青。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向关心关爱我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祝惠利业有限公司在未来的日子里,事业蒸蒸日上,再创灿烂辉煌!

校长讲话稿15

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清华大学20xx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各位老师,向你们致以最衷心和最热烈的祝贺!

清华,承载了大家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四年来,你们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清华园。清晨到图书馆前排队占座,黄昏去紫荆操场挥汗如雨;在课堂上倾听思考,在寝室里夜话人生。你们是最后一届记得十食堂的同学,是清华路、学堂路、紫荆路命名后第一届毕业的同学,也是让当年的“校内网”、现在的“人人网”风靡起来的第一届同学。

四年时光,我也与你们共同经历了很多:还记得你们在紫荆楼前,为汶川灾区群众献血的长龙;也记得在主楼前,你们为玉树人民祈福的身影;还记得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你们在天安门前整齐通过的方阵;更记得北京奥运期间,你们在水立方志愿服务的笑容

前年冬天,我参加同学们举办的“与校长面对面”活动时,有同学问我:怎么看待来到清华的每一个学生?我说,我把你们每一位都看作一块“璞玉”,希望你们在清华获得充分的滋养和磨炼,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过去的四年中,学校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来为大家创造这样的环境和空间。比如吸引更多国际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如施一公教授等;比如改革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如清华学堂计划的设立和经管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再如加大力度推进国际交流,在你们中间,超过20%的同学拥有了到海外学习访问的经历。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够,比如清华总体上对课业的要求比较严格,学分绩的压力比较大,给大家自主学习的空间不足,对同学的个性发展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支持不够,一些教育改革的举措也未能惠及每一位同学,等等。

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大家,感谢你们对母校的包容与热爱,感谢你们伴随清华一起成长。相信在这里留下的所有幸福或苦涩、进步或彷徨、成功或遗憾,都会化为属于你们每个人的终身难忘的清华记忆!

今天的毕业典礼以后,你们中有不少人还会继续留在清华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但也有很多人将要离开这里,到国内外新的地方去学习、工作、生活。无论走到哪里,“清华”已经成为你们身上最深的烙印。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到“行胜于言”的校风;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会通理念,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实践精神;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和“我愿以身许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再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传统这些都是你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母校对你们的殷切嘱托。多少年后,老师教给你们的许多知识也许已经过时或者已被遗忘,但我相信,清华的精神将融化在你们中大多数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你们的行动上。

此时此刻,如果让我送给同学们一段临别赠言,我想站在今天这个时代,再来阐释一下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何谓自强不息?我校老校友、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林家翘先生应邀到芝加哥大学访问时,曾对他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这就是老清华人的抱负——做事就要做到一等!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这个时代的清华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树立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我衷心地鼓励各位同学,不要随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轻言放弃,而要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业!

何谓厚德载物?清华的建立与国耻相连,救亡图强、爱国奉献从来就是清华人心中最重的传统和责任。大礼堂西侧闻一多先生塑像旁边,刻着他的一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相信清华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热忱,我更期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热忱化为一生都坚定和坚持的行动,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不因社会的磨砺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动摇。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处于何种情况,要“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你们是清华在百年华诞前送别的最后一届本科生。“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清华过去百年的辉煌,是由你们的学长担当起来的,而清华新百年的光荣,则寄托在你们新一代清华人的肩上。我衷心希望你们不负清华的培育,也衷心地祝愿你们每一位都健康、幸福、成功!

《校长讲话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