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美术教案模板汇编6篇

时间:2025-10-28 10:51:11
实用的美术教案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教学设计:

一、感知激趣

1、教师示范演示:现场演示“猴子上树”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边看演示,边相互交流“猴子”是怎样爬树的?

3、出示课题:“猴子上树”。

二、自主探索

1、 根据教材自学基本折法,折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提供不同样式的玩具分发到小组,学生自己研究做法,并亲自动手 做一做。

3、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及时指导。

三、表现创作

1、欣赏教材玩具,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2、引导欣赏要点:作品的主题想象、创作有特色。

3、学生小组讨论:“我的玩具是?”

4、学生动手装饰。

四、欣赏评价

1、玩一玩,议一议。

2、教师参与赏评。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用折叠或剪贴的方法,完成各种扇子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手工制作技能,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

教学重点:

1、扇子的造型设计;2、折扇的折叠方法;3、纸扇的制作。

教学难点:纸扇不同造型的设计与基本技法的运用。

作业要求:任选你喜欢的方法做一把小纸扇。

  教学用具:纸扇、各种材质的纸材料、胶水、剪刀、线绳、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谁想谈谈,夏天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夏天非常的炎热。

师:在非常热的时候,你们怎样来降温呢?

生:用扇子扇,就凉快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扇子是我们夏天避暑最好的用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就把扇子给大家带来了,(出示一把小扇子),这把小扇子是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自己制作一把小扇子,现在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看看谁最先做出来。

二、学生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拓展学习。

1、学生介绍自己是还能用什么方法制作小扇子。

2、介绍另一种扇子的制作方法:(平面制作扇子)

①在卡纸上画出扇子外形;

②根据外形剪出两个相同形状的扇面,并设计图案;

③卷曲卡纸做成扇柄,可加上扇坠;

④粘合扇面,做成扇子。

3、欣赏扇子,学习方法。(通过学生欣赏各种纸工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4、你打算为扇面进行怎样的装饰。

四、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教师提醒学生小扇子的装饰方法。

五、总结:展评学生作业。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媒材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分析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合作画一幅大画,并讲讲画中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 小组共同研究讨论课本图片:

1、 些作品各使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

2、 你还知道哪些绘画的工具材料?

3、 你看到小朋友画了些什么内容?

4、 你觉得这些画美吗?说说你的感受?

二、 创作前的准备:

1、 小组讨论要画一幅什么内容的画?

2、 用什么材料、工具?

3、 如何分工?

4、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构思,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三、 划分各小组活动范围,分组进行创作活动。教师辅导。

四、 评价活动

1、 组织学生参观各组作品。

2、小组代表讲画的故事。并进行自评。

3、评出合作奖、创意奖、故事奖、创作奖。

五、 教师进行小结。

六、 课后拓展:

回家后参考书上其他绘画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的情景。

教学难点:

学习雨中与雨前、雨后不同天气变化的表现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

小雨沙沙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

教师:课件:录像《小雨沙沙》、范作、喷水壶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录像《小雨沙沙》。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录像的感受。

2.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3.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二、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3.揭示课题:《小雨沙沙》。三、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小雨点?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3.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此处隐藏808个字……>

2、添加:添加些什么形状可使彩灯外形产生变化?

3、镂空:怎样进行图案设计与镂空,能产生节奏感或对称美?

4、装饰:色彩怎样搭配,点线、面如体表现才好看?

四、评价建议: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9、老矿灯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三、评讲作业:

组织“手提袋”展销会,以自我介绍来推销自己的设计意图,运用了重复的什么构成原理,效果怎样。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14、感悟彩陶

(一)综合分析

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欣赏以及展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奇异造型和纹饰引导学生了解远古先民的生活和艺术创造力。 古代青铜艺术

本课古代青铜艺术在整个教材中相对于其它课程来说较为冷辟,其原因在于青铜器繁荣的时代离现代非常遥远,在现实生活中较为罕见,造成学生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困难。本课的优势在于这些青铜艺术艺术品因其年代遥远而使它们都具有的神秘感,奇异的造型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力。

(二)教学目标

古代青铜艺术

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展示,使学生对青铜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以欣赏为主。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第二部分着力于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作品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艺术特色。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课作、电教设备、黏土等。

学具:课本、各种黏土制作工具。

课时:1课时。 古代青铜艺术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感受《编钟》音乐,导入课题。

●教学新授

(1)师生欣赏部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作品;

(2)各组学生谈感受、联想、编故事;

(3)欣赏后每组合作模仿古代青铜器制作一件作品;

(4)展示作品,派代表介绍创作意图;

(5)各组通过学习进行小结。

三、学习评价建议:

●能否主动地、专注地欣赏?

●鉴赏、评述能力有了初步的提高?

●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等方式,感觉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

16、小小编辑部

众所周知,报纸版面是版面元素有规则的组合。各种不同的版面元素都有各自内含的意义和特定作用。现代报纸版面构成如图12、2所示:

报纸版面主要由正文、标题、线条、照片和图画等五种元素构成。此外,大多数对开报纸以横排为主,垂直分栏,竖排报纸水平分栏。一个版面先分为八个基本栏,再根据内容对基本栏进行变栏。变栏方法有两种,其一是长栏,长栏宽度为整数倍的基本栏,如二合一,三合一;其二是变栏,变栏宽度为非整数倍基本栏,如五化三,三化二。根据上述原则进行合理版面分割后,就能按分割区域对版面的正文、标题、图片、线条、色彩等进行排版处理,构建一个中心突出、版面优美的报纸版面。

4、欣赏主题报头资料库

5、学生设计报纸

6、教师巡视指导

7、小结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构造。

2.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造型美观、大小适合的瓶子,并能用绘画、剪贴及综合性等方法进行装饰美化。

3.通过自主观察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和对称剪法的掌握。

难点:注意画稿时纸的开合方向,剪出的瓶子左右粘连并且造型别致、色彩漂亮、图案花纹好看。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类彩色纸、剪刀、固体胶、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瓶子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谜语导入:

长长头颈小小口,凸起肚皮爱喝水,

四季最爱巧装扮,绿叶红花插满头。

提问:请大家猜一猜,这位爱打扮的朋友会是谁呢?

学生回答,揭示课题《花瓶》

二、学习探究认识花瓶结构

(一)认识花瓶结构:

1、出示无耳花瓶,请学生说一说花瓶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我们先来欣赏一只花瓶,出示图片。

2、再出示有耳花瓶,请

学生说一说这个花瓶和前一个花瓶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小结:一般花瓶由瓶口、瓶颈、瓶肚、瓶底和瓶耳组成。

欣赏经典的花瓶(6个左右)。欣赏各个花瓶外形特色,使学生在观察中了解花瓶的造型特点,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㈡分析花瓶的外形特点:

提问:刚才我们欣赏了这组花瓶,你们发现它们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左右对称(并提醒学生之前学过的《彩蝶飞飞》一课中的折剪方法)

表扬学生并肯定学生的回答。继续欣赏:

①提问:从花瓶的外形设计上,请同学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花瓶,并说明原因。从花瓶的装饰花纹上,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花瓶,从色彩的搭配上,也请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花瓶,说出简单理由。

②同学们分析了花瓶的外形、装饰花纹和色彩的搭配,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剪出一只漂亮的花瓶吧,课件展示花瓶折剪示意图然后教师示范过程:

ⅰ、将彩色纸对折(强调横竖对折适合的瓶子外形与纸的开

口方向)

ⅱ、画出一半的花瓶形状(借用上下边缘做瓶口与瓶底)

ⅲ、延边剪下(强调快速及瓶耳对折挖空方法)

三、学习花瓶造型

㈠、了解花瓶造型变化

①提问:花瓶的形状是不是只有老师刚才画的这一种呢?学生否定。接着提问:那怎么来设计不同样子的花瓶呢?

②简笔图画展示花瓶造型的变化:

瓶肚在下方——瓶肚在中间——瓶肚在上方

瓶肚变胖——瓶肚变瘦——瓶肚线条变化

㈡、欣赏不同造型花瓶的图片

①提问:我们还能有哪些变化来改变花瓶的形状呢?学生回答。

小结:巧妙改变瓶口、瓶颈、瓶底、瓶耳的宽度、长度与形状等。

②欣赏图片加强印象。

《实用的美术教案模板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