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消防的应急预案

时间:2025-11-23 20:15:11
厂区消防的应急预案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厂区消防的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厂区消防的应急预案1

为了做好消防工作,确保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应付突发的火灾事故,给大家分享了修理厂消防的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为提高汽车维修安全事故应急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科学、及时、有效应对安全事故,妥善处理,有效控制事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和工作秩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修理厂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能,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一)本修理厂正常维修工作中,发生死亡1人及以上的。

(二)本修理厂维修车辆出现重大维修质量安全事故问题,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及以上的重大险情。

二、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重大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以及实施,负责根据应急预案的原则,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组织实施工作。

三、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在统一领导下,坚持分级响应、分级管理为主的原则实行应急工作责任制。根据制定的和本企业的,结合维修车间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事故。

四、应急准备

(一)定期研究重大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加强重大安全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

(二)定期检查本单位职责范围内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应定期演练,器材、设备等应设专人进行维护。

(三)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需要多部门配合的,根据情况及需要及时通知和配合地方交通、公安、卫生、消防、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四)建立本单位、重大、重大灾害事故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定期完成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建立健全预警联动机制及时消除隐患。

(五)各部门主管应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以备紧急情况联络。

五、应急响应

(一)事故报告

1、报告原则

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上报重大安全险情或重大事故情况。

2、报告程序

(1)发生重大安全险情或重大事故后,相关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如实向主管领导报告。

(2)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核实有关情况,并立即报告分管副总经理。

(3)发生严重火灾事故,要及时上报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门。

(4)发生死亡1人及以上事故,要及时上报公安、交通、等政府部门。

3、报告内容

重大安全险情或重大事故报告的内容:

(1)险情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险情或事故发生的单位名称、资质等级情况,、企业法人代表等有关人员的姓名及执业资格等情况;

(3)险情基本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紧急抢险救援情况,伤亡人数、等;

(4)原因的初步分析;

(5)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与处理的有关事宜;

(6)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及报告时间。

(二)救援程序

发生事故立即启动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组织开展救援行动,迅速控制危险源和现场,组织群众自救互救。

根据事故级别启动本预案,立即成立指挥小组,具体指挥现场救援工作,按照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开展救援行动。

(三)事故处置

遵循“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配合”的原则,共同做好重大安全险情或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1、在统一领导指挥下,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迅速赶赴,按照应急指挥命令和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分工,协助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做好抢险救援工作,会同安全监管等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及时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续报有关情况。

2、在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抢险力量到达现场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全力协助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协助有关部门保护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妥善保管有关证物,配合有关部门收集证据。

(四)信息发布

重大安全事故的信息和新闻发布,由政府或有关行政机关单位实施集中、统一管理,以确保信息正确、及时传递,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社会公布。同时,向公众发布警告或者劝告,采取严格的防范控制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六、应急终止

(一)应急组织应根据重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展和结束情况,及时向公司报告。

(二)应急状态终止后,应及时作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的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及抢险救援经过;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伤亡人员情况及经济损失等;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应急预案效果及评估情况;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情况等。

七、保障工作

(一)宣传教育

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及有关知识的宣传,增加预防安全事故的常识和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并通过定期组织实战演习,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二)人员力量保障

对本单位的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基本人员力量进行摸底检查,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加强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基本人员技能培训和力量:

1、设备抢险力量:主要由车间维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组成,承担事发现场的设备抢险和安全保障工作。

2、安全咨询力量:主要由从事现场管理、设备管理、设备维护等工作的技术人员组成,担负事发现场的安全性鉴定、研究处置和应急方案、提出相应对策和意见的任务。

厂区消防的应急预案2

1、目的与范围

1.1为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员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企业防火安全的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要点等内容。

1.3本制度适用于澳泰公司内所有部门和员工。

2 、总则

2.1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2.2企业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区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各车间主任、各部门主管是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其主要职责为:

1)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3)组织 ……此处隐藏12078个字……位,操作台发出声光报警。

2.2.2汽包缺水事故处理

A处理原则:在发现汽包没有水位时,禁止马上向汽包供水。通知加热炉岗位进行紧急停炉处理。

B迅速把控制状态打到“手动”,到水位计位置检查实际情况,进行校水操作。

C根据汽包压力情况关小压力调节阀,关闭放散阀,减少耗水量,并随时监督汽包压力变化。

D根据汽包的就低水位计校水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若能确认汽包底部还有软水,可调节给水阀门小量给汽包供水,直至水位合适,并随时监督汽包的压力变化。

若能确认汽包底部没有余水,则汽化系统设备全部停止运行。

E组织人员检查汽化系统的所有设备和管路,寻找造成缺水的原因。

F及时将事故向厂有调度室和作业区负责人反映,说明事故过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3、加热炉区域全面停电事故处理

事故后果:加热炉打炮、停炉

事故避免:

A定期检查柴油存储量情况,做好柴油泵的定期试验,并签字确认。

B、各班组做好交接班。

C、定期组织“全面停电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做到临场不乱。

2.3.1事故现象

A加热炉区域全面停电时,天然气、空气、烟气快切阀关闭,个照明灯熄灭。

B主控计算机、PLC电器柜、换向系统有(ups)供电。

C所有风机、水泵、液压泵、炉区机械停止运转。

D汽化系统的柴油给水泵、循环泵自行启动。

E备用电源UPS自动启动。

2.3.2事故处理办法

A、总则

1)班长统一指挥事故处理,召集加热炉区域的职工迅速分布在加热炉南北两侧进行关闭阀门操作。

2)台上留一人联络,立即汇报调度及相关领导进行协调

3)操作工通过计算机(UPS供电)画面监控各项参数变化,发现异常马上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4)处理事故时,劳保穿戴齐全,措施恰当,应根据实际情况携带防护用具和工器具。

5)联系调度确认停电时间,若停电时间较长或装出钢机正停在炉内时,必须手动退出托臂。

6)前区设备维修工机软水工检查柴油循环泵运行情况和汽包液位、压力,关闭排污阀门,减少软水损失。

B、天然气系统

1)在操作台计算机画面上,确认所有天然气、烟气、空气快切阀关闭,并将控制状态打到“手动”

2)关闭各烧嘴前天然气手阀和烟气手阀。

3)若停电时间过长,必须按照停天然气程序对管路进行吹扫。

C、汽化系统

1)发生停电事故时,首先确认柴油循环泵、给水泵是否启动运行,否则应紧急手动启动。

2)确认循环泵机械密封冷却水是否运行正常,否则应手动给水冷却。

3)在供电系统恢复前经常检查柴油循环泵、给水泵运行情况及柴油箱的油位,油量不足时及时补油。

4)关闭汽包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阀门,保证汽包水位。根据工况手动调整放散阀控制汽包压力。

5)软水箱水位持续走低时,打开事故水阀往软水箱供水。

6)软水工密切监控汽化冷却系统压力、液位变化,及时手动调整,保证软水箱水位、汽包水位、汽包压力正常运行。

E、辊道系统

确认若辊道上还有热坯,操作人员应马上手动用水冷却辊颈强制降温。

F、装出钢机

若停电后出钢杆停在炉内,应立即手动盘车把出钢杆退出。

2.3.3电源恢复后的操作

A、经调度同意后,确认后在启动用电设备,切忌同时启动用电设备,防止过流引起系统波动。

B、正常用电和保安电源的切换完成后,操作工现场监护,启动电动泵,停柴油泵。(注意:操作过程中注意各参数的变化,发现异常后立即回复原状,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切换)

C、其他事项按正常的点火步骤进行。

3、润滑站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3.1高线厂润滑站防火安全管理规定

3.1.1润滑站属禁火区域,发现在润滑站内吸烟或私自带入火种者,经发现罚款30-50元,造成严重后果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1.2进入润滑站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安全,保卫防火规章制度,严格标准化作业,杜绝一切违章行为。

3.1.3润滑站内严禁动用明火,因工作需要动火的应严格执行高线厂《三级动火审批制度》经批准获取“动火许可证”并切实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后方可以动火,动火作业结束后,应认真做好清理现场的工作防止火苗隐患存在。

3.1.4润滑站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和其他可燃物,严禁乱接电源和照明线路。

3.1.5润滑站内配套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严禁随意挪动和释放,巡检人员应加强巡视和定期检查防火装置和消防器材应始终处于良好状况。

3.1.6打扫润滑站地面油污的木屑,打扫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严禁将木屑放在油站内,违者将直接责任者处罚以50元以上的罚款。

3.1.7润滑站巡检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认真执行好此规定,有权阻止一切违章行为,并且经常在润滑站内巡视,并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润滑站情况。

3.2润滑站失火预案

如果润滑站发生火灾事故时,稀油站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应及时启动高线厂火灾应急预案,并且应立即接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3.2.1立即停止该区域的动火操作

3.2.2操作工应立即将生产线停机,并将该系统的所有电源切断

3.2.3立即通知调度,疏散现场人员

3.2.4通知点检及运行人员将液压系统卸荷,并将连接压力容器和油箱的相关球阀,蝶阀并闭

3.2.5同时组织人员用现场的消防器材灭火,并要防止污染扩散

3.2.6同时组织人员将现场的油桶接到安全的地方

3.2.7若火势迅猛,一开始就通知消防部门

3.2.8在确认安全灭火后,运行人员和点检人员到现场检查处理,确认设备故障,并做好记录进行设备抢修,恢复生产。

4、水处理冷却塔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4.1预防措施

4.1.1在本区域需要动火操作时,应严格执行高线厂《三级动火审批制度》经批准获取“动火许可证”并切实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后方可以动火,动火作业结束后,应认真做好清理现场的工作防止火苗隐患存在。

4.1.2冷却塔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对人身做防护。

4.1.3大风天气时,此区域禁止作业。

4.2应急预案

4.2.1发生火灾时,应及时疏散塔顶工作人员,保证人身安全。

4.2.2在本区域发生火灾事故时,及时启动《高线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扑救,并通知相关人员到场。

4.2.3水处理操作工及时启动上塔泵,同时启用消防设施,控制火灾减少损失。

4.2.4火情得到控制后,及时清理现场,防止死灰复燃。

《厂区消防的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