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记叙文12篇

时间:2025-04-12 10:00:00
荷花记叙文12篇

相信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法的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文体。那么优秀的记叙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花记叙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花记叙文1

夏天到了,荷花池里的荷花一朵朵开了。

开得最盛的那一朵粉嘟嘟的,轻轻地摇晃着,伴随着风伯伯优美地翩翩起舞。在荷花池正中间的那一朵,才开了一半,好像里面的小巧的黄花蕊迫不及待想看一看这个新奇的世界,看一看它的小伙伴呢!有一朵娇羞的小花骨朵儿,躲在那些大荷花的后面,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娇羞地躲在父母的身后。

荷花池有一片荷叶最吸引我,那一片荷叶两边向里面面卷了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是清新的绿色,外面是淡绿色,犹如是一本写好的竹简,等着小朋友们把它翻开。

蜜蜂、蝴蝶和蜻蜓,也都寻着荷花的香味,络绎不绝地飞来。蜜蜂狼吞虎咽地喝着美味的花蜜,想到有生能尝到如此美味就足够了。蝴蝶在阳光下,围着荷花转悠,好像在说:“荷花你敢跟我比美吗?”蜻蜓看到荷花池如此热闹,也飞过来凑热闹,站在荷叶上看看美丽风景。

荷花池越来越热闹了!

荷花记叙文2

荷花的花瓣比别的花大多了,外面的花瓣是深红的,里面逐渐由红变成粉红色,花瓣的尖儿更红一点。我家楼下就有一片荷花的海洋,你站在窗户尽往下望,就会发现是一片绿白交加的海洋。一天,我下楼去看荷花。只见荷叶多得不成样子,挤挤挨挨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

你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有一朵朵荷花从水中冒了出来,形态万千:有的含苞待放,就像一个害羞的少女;有的怒然开放,显得亭亭玉立;有的浮在水面上,才刚出了个头;还有的花瓣已掉,貌似要与世长辞了……除了样子不同,姿态也是不少:有的紧挨在一起,好像在窃窃私语;有的抬头挺胸,显得目中无人;有的弯下身子,与水中的鱼儿互相嬉戏;还有的躲在荷叶下,胆怯地往上看……你看,一片花瓣落下来,掉在水面上,多像一只小船呀!它还在一晃一晃的向前划动呢!

荷花里面是黄色的花蕊,一丝丝的,多得数不清,花蕊的中间长着一个小莲蓬。人们走过这里时,一股清香就会迎面扑来,使人感到分外舒畅。看着看着,仿佛我也变成了一朵荷花。一阵风吹来,我舞蹈起来,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我喜欢荷花!更喜欢荷花开放的夏天!

荷花记叙文3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匆匆也没有留下什么讯息。太快了。快的我无法想象。或许是被时间冲昏了头脑。竟不知道荷花节快到了。翻日历。哦。已经7月5号了。看来是该出发的时候了。于是晚上早早的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踏上了早起的火车。匆匆忙忙进了车站。看车站里没什么人。坐在候车室里。看着墙上的钟一点一点的在摆动。真不知道这该死的火车什么时候才来。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袋子。袋子里面是一个文件袋。袋里面装了两本书。呵呵。什么好书还要用文件袋小心的包起来。不知道。只知道它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有时候可能比生命都更重要。

火车上。人也少得可怜。默默的坐在靠边的窗户旁。独自一人欣赏清晨的景色。太阳怎么也喜欢睡懒觉。还没出来。是不是躲在云彩后面。远处是山。山前是农田。重复着交织变化在视线里。横看竖看有点腻了。这时。偶然看见一片荷塘。塘里面溢满眼的是荷叶。荷花都还是花骨朵。点缀在荷叶之间。骄阳盛夏。这荷花或许早就应该开放了。但是还没有。还要再等两天。等到那一天。那个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那时他们才会在阳光下绽开笑脸。那时他们才会哼起熟悉的歌唱给自己心爱的人。又看了看怀里的袋子。看见了文件袋里的书。不觉犹然一笑。我明白。我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

火车在铁轨上奔跑。奔跑着奔跑着就累了。总是停停歇歇的。拖拖拉拉的才到了武汉。下了车。出了火车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城市。却很熟悉。记得梦里面来过一次。跟着他一起来的。20xx.2.11。那天。我的心到这个城市走了一遭。依稀记得。这里好像有我的念想。大概是我在这城市里的唯一归宿了吧。它在哪。它在那。

荷花记叙文4

夏日炎炎,蝉在树上叫嚣,大地如烘烤过的铁般炙热。荷花池中一个个莲苞傲立在水面。池中,几条小鱼游荡其中,好不愉快。一个女孩来到池边,坐在石凳上定定的望着池中的荷苞。很难相信,这有着灵动而美丽眸子的女孩是一个盲人,她每天下午都会来。

在盲人的世界里,只有无尽的黑暗。如同掉进了一个巨大黑洞,除了恐惧就是无助。我很疑惑她为什么每天都来这,带着疑问。我走到她身旁坐下,问她:“你好,我见你每天都来这是为什么呀?”

“这里的荷花是我和姐姐种下的。”她仍没有转过头来。

“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我和姐姐约定了在荷花盛开时来看的,然后中下新的种子。”说这话时,她脸上浮现出化不开的怀恋与忧愁。

我又问:“|那你姐姐呢?”

“她,在几个月前去世了,是因为车祸。我的眼睛也是在那时候瞎的。”

我和她聊了很久,她说她的姐姐笑起来很好看,就像一朵荷花。很干净没有一丝杂质,我问她,既然眼睛瞎了就看不到荷花了。为什么还这么坚持。她说,我的心里也有一池未盛放的莲荷,这儿的荷开了,我心中的荷也就开了。

我先了很久,也没明白这话的意思。

过了几个星期,我再来到这。看见她坐在池边上,脸上洋溢着欢愉的笑。走近了,变闻到淡淡的莲香,虽没有扑面而来,但着清新的香气跟让人沉醉其中。如一缕清风拂过,在这炎热的夏日到带来了一丝清凉。

“荷花开了呢,姐姐,开心吗?好美好香呢。”她她抚摸着颈上的项链在阳光下晕着柔和的光。那是她姐姐送的,见到它就想见到了姐姐因为她姐姐很重视这项链。

此时,她的眼睛似乎“活”泛着泪光,满满的快乐都溢出来了。

我想,我似乎可以理解那句话了。

荷花记叙文5

晚上,我躺在床上,进入了“荷花”的世界……

雨过天睛,一道七色的彩虹挂在天空,池塘里的荷花被映得那第清透、迷人。

荷叶又大又圆,有的像撑开雨伞,有的像反戴的帽子,有的像又大又宽的托盘,几颗晶莹的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流连忘返,还有一片叶子上有两颗浑圆的光亮的雨珠,在滚动,有如女孩子的一双眼睛般活泼。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我看到了,在那一片荷叶的掩盖下,露出几朵荷花,有的白如云,有的粉似霞。白的好像少女白嫩的皮肤,又似无暇的白雪。再看那粉红的,真不知是被天边的晚霞映红了脸还是怕羞。这些荷花有羞涩地打苞的,有的刚刚绽出了几瓣,还有的娉娉开放。.你瞧,那打着苞的,真像一位腼腆的小姑娘,不肯向人们露出笑脸。半开着的,像一位纯洁少女,用白嫩的手捧托着脸庞。那完全盛开的更加动人,她开朗地向人们露出美丽的笑脸。怪不得人们用“芙蓉仙子”的芳名来赞美荷花的 ……此处隐藏2420个字……履,去赏荷。古有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我认为,荷花是东方之美,不抢风头,不争光彩,亦不染尘埃。素雅的粉红,不妖娆,清透的碧绿,不仗势。

民间又有一种糕点,名曰“荷花酥”以花为名,酥皮展开呈花状,形似荷花,酥层清晰,观之形美动人。

记忆中,姥姥总会在仲夏刚至的某天,起个大早,上早市,买好面粉、炼乳、紫薯、柠檬以必不可少的链子等新鲜食材。

小时候的我,总爱和姥姥一起烹饪,对于荷花酥,姥姥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首先,我帮姥姥将干莲子去皮及莲心,洗净上笼蒸煮,煮好后搓塌成泥,姥姥告诉我这搓出来的泥叫作莲茸。接着向砂锅里放入猪油和白糖,糖烧溶化后,倒入莲茸,不断翻炒,直到莲茸油亮白净。这便是莲茸馅。随后,将事先备好的油酥面团和水油面团混合,姥姥拿着撖面杖,将面团反复叠折、撖开、折拢,最后成了厚薄均匀地薄片,用圆模切取圆形坯皮,又将莲茸馅捏成小球包入,捏紧,最后在顶部划上几刀,放入油锅油炸就做成了。

香甜酥脆,绿色的外皮和粉色的内芯层层叠叠,像极了盛开的荷花,咬下一口,感觉把整个夏天吃到了肚子里。

不知什么原因,这种制作方法,我迟迟没有学会,只好学习了第二种。

紫薯切块,入锅蒸煮,加入炼乳白糖,挤入柠檬汁,在有柠檬汁的地方,颜色鲜亮了起来,拿起撖面杖撖成泥,姥姥说,这样能使口感更细腻一些,将油酥面团搓成小球,包入油皮,撖成薄片,卷起,又撖成圆片,包入紫薯球,搓圆,同样在顶上划几刀,放入烤箱即可。

这个方法,学是学会了,但总在卖相和口感上,和姥姥比,有一种说不出的不一样。

姥姥曾讲,荷花酥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至今,它已经在历史中走了一千多年,会做的人也不多了,我应当传承下去,让后代也吃到如此不凡的中华糕点。

如今,仲夏将至,姥姥年迈,我应将这中华文化传承,让更多人知晓。荷花慢慢绽放,花瓣片片分明;摆一盘,像是荷花恬睡;咬一口,花苞酥到心间。

荷花记叙文11

花木千姿百态,其色彩与丰韵更是给人不一样的美感与震撼,如:梅花的坚毅,牡丹的高贵。茉莉的清香.....但在众多的花草中,我却唯独喜欢荷花。

荷花它是纯洁的。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他着迷不已,周敦儒也曾这样称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呀,荷花是那样的清纯,如一位天真无邪的乡村少女,没有一丝污秽,可又有谁想到它是从淤泥中脱颖儿而出的呢?不仅如此,在它盛开时那娇艳的花瓣好似少女娇嫩的肌肤似的,白里透着红,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似的,那娇嫩的肌肤更是让人怜惜不已,生怕一碰到就破了,让人捧着怕碎了,含着怕化了。

荷花不仅是纯洁,美丽的象征,更是因为我每每见到它时,总能想起以前的快乐的时光:一群孩子们在荷花池中,顶着烈日,采着莲子,宅摘着荷花,每张小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生气的主人家,每每发现我们却还追不上,那张脸就像一个辣椒一样涨红了,粗着脖子像极了一只发怒的公鸡。如今再看看荷花,当初那些,美好的回忆又浮现与脑海,仿佛哪些事发生在昨日。

我爱荷花,爱它的清纯与美丽,更爱它给我的美好回忆。

荷花记叙文12

在六月里,我总会牵挂着一件事,牵挂着老家屋前池塘里的荷花。正是绿肥花艳的日子,想必那荷花也穿着碧绿的裙子,在引颈盼望,盼望故人。

老屋前的池子不大,水却出奇的绿,和岸上的颜色浑然一体。驻足岸边,可以看到几尾红色的鲤鱼悠闲地游过,接着一只拳头大的团鱼,划着短小的四肢,笨拙地游一会,然后浮在水面,伸出小脑袋,享受着阳光、蓝天白云。这时一只调皮的青蛙“扑嗵”一声跳进水里,像是回应,池塘四周草丛里的青蛙纷纷跃起,“啪啪啪”落入水中。浮在水面的团鱼悄无声息地沉了下去,水面上留下一串串细小的水泡。

几点浮萍、数片落叶飘在碧绿的水面,平添了几许宁静和苍凉。

荷花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支,红艳艳地笑着,并不显得孤单;荷叶却有一大片,绿油油的泛着一点点黄,这使我想起了营养不良的孩子。就算是这么几株“残花败荷”,却让我魂牵梦萦,每年六月我都要来看它们一次。

与荷结缘,始于童年时一次父母因莲蓬而起的争执。

小时候家里穷,饭都吃不饱,能尝一颗新鲜的莲子,那简直是老天垂怜,想吃莲藕,那就是奢望了。那时乡下荷花并不多见,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大队园艺场有一个荷塘,但有专人看守,可望而不可及。那一次,父母从外面回来,带了一个新鲜的莲蓬,说是大队园艺场的玉德大伯给的。我们兄妹四人如获至宝。可一个莲蓬四个人怎么分呢?母亲说,让弟弟和妹妹吃吧。于是弟弟和两个妹妹,你一颗我一颗地吃起了莲子,我就躲在屋后哭。吃中饭时,父亲在屋后寻见了我,问清楚我是因为没吃着莲蓬哭,当时火冒三丈,进屋责怪母亲,说母亲分心。母亲当然不服,结果两人就大吵了一架。

父亲是个很聪明的人,虽然没读多少书,却似乎样样都懂,当时村里人都叫他“百事通”。那次和母亲因莲蓬吵架后,父亲就提出,要在屋前挖一个池塘,种上荷花。我们兄妹几个一听,个个欢呼雀跃。我们并没见过荷花,但我们却在心里幻想着那一片美丽的景象,更让我们向往的还是那诱人的莲藕和莲蓬。

那时父母都在生产队劳动,挖池塘得等到傍晚以后。吃过晚饭,母亲开始干家务,父亲就开始挖池塘。我们几个也不闲着。我提着一盏烧煤油的马灯,形影不离地跟着父亲,为他照明。弟妹们则帮着搬泥巴。其实他们哪是搬泥巴,玩泥巴还差不多,泥巴没搬出去多少,衣服上、脸上却沾满了泥巴,父亲就喝斥他们:“外面蚊子咬人,快回屋里呆着,不然莲蓬长出来了,不给你们吃。”兴许是怕以后吃不到莲蓬,弟弟和妹妹乖乖地回了屋。如果是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就只管捉萤火虫或捉迷藏,自有一番乐趣。

夏夜,微风习习,父亲光着膀子干活,我看见父亲没干多久,脸上就开始淌汗,干到最后,他就像刚从水里爬上来一样。

两个月过去了,屋前的池塘挖好了,几场大雨让池塘里蓄了半池水。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些莲子,用刀把莲子顶部削去一点,然后用湿泥把莲子包裹好丢进了池塘里。第二年春天,水面上浮起了一些铜钱大小的绿叶,父亲高兴地告诉我们,那就是何叶,要不了多久,它们就会长大,就会开花结果,你们就能吃到自家种的莲蓬了。那一刻,我看见父亲的眼里泛着得意的光。于是,我们天天在池塘边看何叶,希望它们快点长大。可我们没能盼到莲蓬,却盼来了一场灾难。

父亲那时在队上劳动,农闲时就偷偷出去做一些小生意。那时做生意是不允许的,队长听到了风声,就暗暗盯着父亲。可父亲很机灵,总是没有尾巴让队长揪住。队长对父亲是又妒又恨。这一次看到父亲在屋前挖池种荷花,他就报告了大队革委会,说父亲私自挖池塘种经济作物。于是,我家的荷花池就大难临头。塘水被水车车干了,那些娇嫩的荷花被连根拔起。

那天晚上,父亲蔫头蔫脑,像那些被拔掉丢在岸上晒了一天太阳的荷叶一样。“原本想今年就能让你们吃上莲蓬,现在……唉,没想到那些人做得这么绝……以后,以后一定让你们能吃着莲蓬。”父亲脸上带着哭一样的笑容安慰着我们。

《荷花记叙文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