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寂寞日记四篇

时间:2025-04-12 10:01:34
有关寂寞日记四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寂寞日记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寂寞日记 篇1

每个人都有在灵魂上痛感寂寞的时候,时常会感到满腹心酸,却又觉得家人亲友中,竟无一个人可以聆听你的倾诉。因此,害怕寂寞。

其实,多数人喜欢看你春风得意时的笑脸,而人与人之间只能在笑语喧腾的时候,显得如此亲热,融洽。没有谁真正的能分担你心灵上的寂寞。因此,只有自己勇敢的承担起这份与生俱来的寂寞。才能在寂寞中找到更有意义的东西!在寂寞中找到自己得亮点!

在快乐兴奋玩乐的时候,不会有人去想着作诗、作画、作文章。即便有,也只能是在与热闹欢乐隔绝的时候,在寂寞的时候,才可以静下心来,朝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去寻求安慰!

不要害怕寂寞,偶尔寂寞,未必是件坏事,老实说,当我寂寞和忧伤的时候,我能写出很多哀伤凄美的文字,而这个时候是我最有灵感的时刻。有时候,当一篇文字落成时,自己重复读一遍后,真的不敢相信是自己写的,真觉得不可思议......。

很多朋友对我说:在我的文字中,伤感的文字是最精彩的。其实,我觉得自己的文笔并不是很好,可是,在我寂寞的时刻,却能写出一些令自己不能相信的文字。这,就是寂寞给我们带来的威力!

不要害怕寂寞,如要成为强者,即不可避免寂寞,而惟有你够坚强,能面对寂寞,才有力量使你的天赋才华不致被寂寞孤独所吞噬,反而在寂寞中把自己磨练得生热发光。

寂寞日记 篇2

在这个世界上,寂寞的心路最长。心路上即便再飞雨飘雪,淡定也在眉眼里活着。哪怕十年百年千里万里,淡定依然在,一直在。这是精神强度上的冷艳。

人和人的确不同。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很难说清。大人物常有一些特质,受辱不惊,得喜不悦,看云有觉,坐雾不惑。心如止水,悲悯大德,给予尊重,创造于无形。而那些高不可攀的寂寞,好像总是如影相随。

真是这样,那些让我们感到高不可攀的人,好像就在身边,又好像离我们很远。他们那么平易却又那么深邃,那么饱满却又那么恍然。

他们有大悲心,拥大智慧,得平常态。面对苦难心不累,面对诱惑心不动,面对侮辱心不改。潜心行正事,真心造乾坤。一抹抹冷艳处,却有一处处细微的暖。

一笔暖,是执著爱;一笔暖,是淡然笑;一笔暖,是心花寂寞开……

雪小禅说:热闹总是短暂的,寂寞才是长久的。而高不可攀的寂寞,是一朵雪莲花。

或许,正是高不可攀的寂寞,还原了那个“真”,而“真我”后,因精神暖色烘托,命运非未寥寂,且转向高层去了。我要说,这本身是超越,是创造。

不妨假设,人本来就应在寂寞中生长,却在生长途中借来诸多欢笑,都该一笔一笔还掉;最后你留在脸上的,才最恒久。那么,最终留在你脸上,是笑,还是哭?除天知晓,还有你的心知道。

“任何光明,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只是不被黑暗所掩灭;任何英雄,不是没有卑弱的情操,而只是不被卑弱所征服。”相信你读罢此语,会闪过像蒙娜丽莎一样神秘的笑吧。

这笑中,便有冷艳的暖在跳动。可能你觉得玄幻、难捉摸,那么——在寒冬的一些时间,拜会一株树。也会体会到冷艳的暖。

曾有多少风霜、暴雪,来屈辱它?它默默地受着。甚至,欢喜地受着,作成雾凇、雪挂的绝景。

来年,葱茏的这树,早已忘却,或者本不知道。或许,现在落寞枝上就做悄悄春梦。或许并不自觉,只坚定地站着等待。这便是天地之间的大美。那树,用格调支撑着躯体,用风雪装扮着自己。如果你进得去,那么你看得到哦。-->

寂寞日记 篇3

在所有的生命表达形式里,日记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它的表达者是自己,阅读者也是自己,它是生命的自言自语,却是生命里最真实、最自由、最诚恳的一页。

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在书刊报纸上,在公众场合,在朋友亲人面前,而当缺少或远离朋友,内心的欲望无法向人倾诉,或内心的私密不能向人倾诉时,往往借助于日记。所以,稍有点文化知识的人都曾有过写日记的经历。

写日记有时是不甘于自己的回忆没有留下点痕迹,有时是不甘于自己的思考昙花一现,或者由于心灵的压抑需要一个出口,心灵的疲惫需要一个憩息地,心灵的寂寞需要一个静谧而忠实的影子,因而日记是通往心灵隐私最可靠的门户。

日记是人生的镜子,也是人难得的诤友。它能激活个体内在的自我意识和表达欲望,让人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会潜心生活,细心体察和反躬自省。日记可以激活生命力。生命的改造可能来自外在的刺激,但一定靠由内而外的心理锐变来完成。

没有人去研究日记的'形式。日记是生命信息的自然流淌,它的形式如水附形,它语言自由,长短不拘,没有模式,没有规范,只有既成和待成的。没有形式的形式,你研究什么?

但日记本身的可有可无,它的超功利性,它的无责任性强迫,无娱乐性诱惑,常容易使人忽视它的存在,对它“不作为”。“善始者众,克终者鲜。”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人们写日记暴露出的惰性。

时下网络的普及无疑又进一步把日记挤兑到生活的边缘、时间的缝隙。那些貌似日记的“博客”“日志”“空间”,吸引着众多的青少年和部分成年人的眼球。但博客不是日记。博客是敞亮的,日记是内敛的。博客是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是润饰过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语言是原汁原味的。日记的目的单纯,而写给别人看的东西就真假难分。而当我们面对博客时,永远不会有我们面对日记时的羞涩的微笑、温暖的抚摸和甜蜜的慰藉。

日记是心灵的晴雨表。日记的深度和广度正是心灵的深度和广度。

日记的存在正是得益于它对各个层次的人都不构成障碍,得益于人们对它的精神上的依赖,灵魂上的诉求。人心是矛盾的东西,有时很野,喜欢热闹和出头,但他最平凡最深邃的需要却是一个憩息地。日记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在自己的日记世界里,我们心地澄明,冷暖自知。

深究起来,日记还是来源于一种寂寞的境遇,即使是少男少女,看似热闹活泼,当他(她)写日记时,也一定来自于他(她)成长的寂寞。对于成年人,一旦没有了纷繁人事的搅扰,对世界对自己获得一种澄明的观照,他(她)就拥有了写日记的时间和心境。

写日记的人不多,主要就是这种寂寞的境遇不易多得。人有各种责任各项义务无法推脱,又有各种兴趣诱使我们不自觉地虚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加之人有不甘寂寞的一面,毕竟寂寞不能算是生命的光明面。

堪称表率,可为世人楷模的,是那些甘于寂寞的高层知识分子,那些勤勉的文化人,他们活在自己的思想里,他们或已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大厦,或已登上自己的事业高峰,在日记的天地里,他们仍勤耕不辍,用自己的日记构建起自己的“山外青山楼外楼”。

有人写日记写不下去了,那不是他不会写了,不想写了,也不是没有东西写了,那是我们来之不易的寂寞境遇遇到了危机。

就是日记写成之后,它也仍是寂寞的存在。也许永远不会有人去翻看它,它也只流淌在作者自己的心灵深处。

寂寞日记 篇4

为爱情等待,等待的人往往会义无返顾,爱情就像一场梦,如果不愿意醒来,就会一直觉得美,一旦醒来,就会明白爱情的天空不光有彩虹,还有涩涩的酸楚。

和利的相识绝对不是一个巧合,因为那时我们是同班同学,也许那时的我似乎太渺小了,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我,我也同样没有注意到她,这种同学关系一直保持到高三。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失恋了,那时她的心似乎憔悴了,作为同桌的我,心里也挺难受的,我不知道我当时是出于一种什么心里爱上她,是同情?还是真的爱上了她,那时我不挺的告诫自己,一定要把她救回来,当我向她表白时,她很惊讶,对这突如其来的感情她似乎感觉压力太大了,只是说了句,我现在心里很乱,给我一段时间考虏一下。

我们那时已经快高考了,但是高考已经不重要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追上她,上天不负有心人,她还是被我的爱征服了。

那时的我们完全沉迷在爱的世界里,什么高考?什么学习?都统统抛到脑后去了,人都是自私的,往往不会满足眼前仅有的幸福,有时候见不到她,心情就会很糟糕,被一种思念折磨着,侵蚀着,爱是浓厚的,痛是灼列的,我们不是圣人,摆脱不了感情的折磨。

但是这种感情仅仅维持了一年,我们便不欢而散,分手的那天,利残酷冷漠的表情让我明白我们的爱已走向终点,现在那一段感情还让我记忆犹新,那也曾经是我的期待,可瞬间的一切都烟消云散,离我好遥远。

很久以来我以为自己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利走出了我的生活,连同我的脆弱的心灵。我可以一个人呆在冷清的房间里,任思绪飞远又飞近,爱情的世界里,如果两个人不能在一起,思念会承载下所有的爱。

也许这不是一个男生应该有的思念,男子汉应该拿的起放的下的人,而不是像女人一样,是否女人才能有这种思念,这只能是爱的太真,伤的最深,我们的分手就像挥一挥手那么容易,谁知那分手的背后,却有许多的伤心和痛苦,心灵上的伤疤何时才能恢复,也许你们都会说,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时间久了,这段感情就会慢慢的淡化。

有一种镂空的感觉叫做寂寞,有一种寂寞叫做思念。

独自坐在房间里,找出那首《寂寞是因为思念谁》,听了一遍又一遍,现在的我又回到了以前,寂寞的听着那手歌,只是现在我的寂寞是因为思念着她!

《有关寂寞日记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